咨询电话
021-60535386
公司动态
汇富视点

港股史诗级大面积闪崩 A股带来诸多启示

2017-6-29 15:18:53   网易财经 返回

很久以后,再次见识港股市场动辄斩草除根的跌幅时,人们也许会想起这个平凡的上午发生的事情,意识到港股的生态从此是两个纪元。

2017年6月27日上午10点半,港股市场,一场触目惊心的集体闪崩开始引爆。

盘中超过16只个股下挫50%以上,截至收盘有19只个股跌幅超30%,汉华专业服务和中国集成控跌幅均超90%;联旺集团、美捷汇控股、汇隆控股跌幅超80%;上谕集团、中国钱包、财讯传媒、中国投融资等个股跌幅超50%。

这些个股有着相似的特质:低价。统计显示,跌幅在20%以上的个股,股价绝大多数在1港元以下。

此外,遭遇烽火研究做空的科通芯城再度跳水,股价一度大跌逾15%,至2015年3月来低点。科通芯城发言人向媒体表示,不知悉任何导致股价下跌的原因,公司业务运转正常。另据证券时报援引科通芯城内部人士说法称,已明确有竞争对手参与近期恶意做空公司股票,公司正在准备进一步证据。

有市场传闻称,港交所前几天提交了提案,为了激活香港小企业创新,要强制低于1元且平时交投不活跃的僵死股的退市,并限制借壳上市,鼓励新股上市。业内人士认为,港交所建议的新政策,使养壳成本变高,有庄资金断链,举手投降。

港交所下午回应称,这是完全错误的,没有任何事实根据,港交所从未有这样提案。港交所发言人表示,会继续密切监察市场活动,并于需要时会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及监管行动,包括与监管机构合作调查各项涉嫌违规违法行为。

香港证监会表示,周二股价大幅下挫的股票多有与不同公司和上市券商存在多重关联、持股集中度高、成交量小、流通股少等特点,这些特点容易导致股价极度波动和市场失当行为。

暴跌早有预告

在市场对于这次联动式暴跌明确原因还没有明确定论之时,有报道指出,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最近在自己的网站中公布“50只不能买的港股”,而暴跌的股票都在其列。

David Webb表示,这50只港股中,部分股票是泡沫,已被香港证监会警告股权过度集中,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股票的上市公司不顾警告依然持有,可能会一直持续至泡沫破碎时,因为这些股票的收益实际上并不一定会令股东受惠。这些泡沫股对公司管理层而言,实则另有他用。

David Web曾经担任港交所董事,他于2008年5月初辞职,并同时对港交所多项管治提出严厉批评,引发市场高度关注。香港财经媒体一向重视其言论,一来认为其立场客观,二来其见解确实较普通的财经评论员独到。

具体股票名单如下:

来源:

大神David Webb为什么搞出这么一个“死亡笔记”呢?港股那点事指出,这次老千股的群爆,基本都指向了港股市场上一个让人避之不及、闻风丧胆的派系:KJ系——该系素以医生手术刀一样的凶狠手法,有计划、有组织地规模化出老千,且吃肉不吐骨头,堪称港股公害与毒瘤。

KJ系用老千股割韭菜割到了David Webb,大神的复仇之路够狠、够艺术:在踩雷之后,愤而画出一张“老千群谱图”,扒出了和KJ系有关系的所有股票和持股的券商……

为这些股票提供集中交易席位的券商如下:

这也正与香港证监会指出的“周二股价大幅下挫的股票多有与不同公司和上市券商存在多重关联、持股集中度高、成交量小、流通股少等特点”相吻合。

暴跌真相:内地资金引发?

海通国际投资策略董事梁冠业点评当日“老千股”闪崩称,当日港股市场并无大事件,而且暴跌的都是一些市值不高的小盘股,更多可能是和这些股票的持股股东以及庄家个人财务状况有关;这些持股股东或庄家可能在此之前将股票在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贷款,因为个人财务原因导致无法按时还款而被抛售。

据梁冠业了解,这些小盘股的股东大多都交叉持股,少有知名的机构持股,属于“小圈子”玩家盘。所以,只要有其中一个或几个股东资金断裂,极可能出现今日的小盘股集体闪崩的状况出现。

光银国际称,一些小盘股的大股东此前将所持股份质押给金融机构融得资金,半年度结算期限将至,而大股东无法还钱给金融机构,导致金融机构抛售质押股份,这可能引发了香港市场小盘股的大跌;小盘股本身流动性不佳也导致跌幅明显。

此外,香港胜利证券基金经理周乐乐表示,此次事件对A股基本没有影响,香港老千股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。他强调,“反观A股此类风险还较小。”

也有市场人士称,港股细价股斩仓潮系由内地资金引发!港股策略王”社长陈承龙在直播节目上爆料,“壳股玩家”,人称“粉哥”的叶志辉(Steven Yip)旗下派系当日出现急跌。称经多方消息查证后,据闻事件是与“粉哥”合作的一批内地资金斩仓所引发火烧连环船效应,事件波及“粉哥”系下有份投资的股份,以及部份细价股亦受拖累。

监管层正在积极重塑香港金融市场

“老千股”作为香港股市的“土特产”,是个神奇的存在。近日,香港证监会主席唐家成表示,希望未来5~10年,市场不再提及“老千股”。

而周二仙股(价格低于1元)的“塌方”式闪崩,也是港股市场清楚制度积弊、重塑健康生态大方略的一个注脚。

此前,亏损的美图在香港成功上市,被视为给香港科技股市带来一股清流,推进了香港市场的资本变革。而今,监管层更是迈出了制度性变革的一步。

港交所16日建议,设立创新板,拟分为创新初板和创新主板,打破同股同权、盈利等制度枷锁;大幅提高主板、创业板新上市门槛。

证券时报评论指出,创新板的最大突破是同股不同权终于被允许,两个板块均允许采纳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。过去,港股市场一直坚持一元制的同股同权。当年阿里巴巴就是因为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在香港市场引起讨论,由于改革遥遥无期,阿里巴巴最终选择赴美上市。

港交所此举,意在吸纳全球新经济和科技公司,尤其是内地高增长的互联网新业态公司和创新性的科技公司。证券时报指出,港交所已经先A股一步,以制度改革主动求变,抢夺内地新业态、新技术、新商业模式优质公司。

港仙股暴跌给A股带来诸多启示

A股平庸股、垃圾股、壳股同样众多,截至6月27日,沪市有247只个股市盈率超过100倍,深市有542只个股市盈率超过100倍,这其中的一些股票缺乏明显的内在价值。

港壳股暴跌,对A股的第一个启示,就是应加强市场监管,引导市场价值回归。目前A股垃圾股动不动就几元甚至几十元,甚至有的还在继续鼓吹泡沫,这让投资者承受较大风险、也会误导市场资源配置。为此应严厉打击庄家对垃圾股、壳股炒作,要将其罚得倾家荡产。同时,要大幅提高壳股在市场的生存成本,为此应禁止垃圾股再融资、提高上市费用、严格控制借壳上市等操作。

第二个启示,应强化买者自负意识。现在A股市场一个主要问题,就是投资者罔顾市场风险,热衷于投机赚快钱,专门盯着哪些股价大幅波动的个股,对于100多倍市盈率的股票,还敢于蜂拥而炒,这无异于引火烧身。投资者一旦亏钱,就怪罪于市场、怪罪于监管层,却从来不反思自己的投机贪婪之心。为此要加大对投资者的宣传教育,让风险承担意识入脑入心,盈亏自担、风险自负,投资者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,监管层保护投资者,绝不是保证投资者不赔钱。

价格长期过度偏离内在价值,这种可能性很小,从港股市场壳股、低价股暴跌,A股投资者应高度警醒,随着A股纳入MSCI,成熟市场的价值投资者理念也必将传导到A股市场,垃圾股、壳股将逐渐被投资者唾弃,顺势者昌,投资者只有紧紧把握价值投资这条主线,才能趋利避害、避免资产一天归零的厄运。

第三个启示,应进一步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。目前A股市场建设有退市整理板,退市股票在该板块交易,由于50万元以下投资者不能进入该板块交易,因此对投资者产生了一定的保护作用。但是,对于一些市盈率炒高到市梦率的股票,它们在二级市场交易,散户由于投机贪婪之心驱使就可能鬼迷心窍买入这样的股票。《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》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,券商也在开展对股票投资者的风险评估工作,笔者建议,对于评级低的投资者,应该禁止其买入高市盈率股票,原来手中持有的高市盈率股票只能卖不能买,这将对投资者形成有效保护。

第四个启示,就是强化卖者有责意识。美国1933年制定《证券法》,这个法律又称为《证券真相法案》,之所以如此称呼,是因为该法的一个核心思想,就是将披露企业全部真相的责任完全交由卖方承担,在规定“买方自负其责”的同时要求“卖方也要自己负责”。本世纪初,美国股市上市公司造假再度频发,由此出台《萨班斯法案》,其中规定了公司定期财务报告虚假、公众公司欺诈股东、销毁公司审计记录、销毁更改及伪造记录等方面的刑事责任,通过加重刑事责任,来要求有关主体真实披露有关信息。

A股市场强调“买者自负”,同样要以“卖者有责”为基础。只有卖方履行了信息披露、销售适当性等强制义务,以及不存在虚假陈述、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欺诈行为,在此基础上才能谈买者自负。为此,对虚假陈述、市场操纵、内幕交易等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查处,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,同时要落实违法行为人的民事赔偿责任。

文章关键词:A股带来诸多启示